汝培踐行青春諾言做永遠不走留疆人
作者:今日大學生網(wǎng)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wǎng)
砥礪品質(zhì),讓青春在第二故鄉(xiāng)閃光
從邊汝培當志愿者開始至今已8年有余,這其中最大的收獲,應(yīng)該是對心態(tài)的歷練,對為人處事方式的培養(yǎng),對人生觀價值觀的修正。多年來邊汝培從未忘記自己當初的鑿鑿誓言,滿腔的豪邁與志氣,鼓足干勁建功立業(yè)的激情與信心。
在這里他認識了很多朋友,周末他經(jīng)常被邀請到哈薩克同事家吃飯或一起過節(jié)。邊汝培說,新疆的人酒量都是非常好的,這里喝白酒不是論瓶的,是論箱的!一開始,酒量不好的邊汝培喝酒總不像哈薩克同事們那么熱烈,情急之下,同事說:“我們哈薩克有一句諺語,酒是水,錢是紙,生命是暫時地寄存在人間。我們是兄弟朋友,你就把這兒當成自己的家,把酒當成水,多喝幾杯,不要緊的。”雖然這句話并沒有讓邊汝培的酒量瞬間增加多少,但是如此豪邁,如此通俗而又飽含哲理的話讓邊汝培的心一下子熱了起來。他感覺,人歸根結(jié)底要活在別人發(fā)自內(nèi)心而非表面上的、對你的尊重和認同中,要活在自己喜歡的事業(yè)追求當中。從志愿者到縣委在職人員,邊汝培更加強烈地體會到了被需要的感覺,也更堅定了留在這里的決心。早已把新疆當成自己第二故鄉(xiāng)的邊汝培,也更有動力去努力學習知識,服務(wù)更多的人。
其實,像邊汝培一樣的留疆志愿者還有很多,留下來的原因大抵都是志愿者的工作讓他們看到了自身價值,等到葉落歸根之時,那種無怨無悔,那種曾經(jīng)用青春感動過西部的自豪之情,會一直激勵著自己。在外人看來,從河南到新疆,他們的選擇越來越偏遠,可實際上是,志愿者們的舞臺越來越大,腳步也越來越堅定。新疆這片土地給了邊汝培這個法學畢業(yè)生廣闊的用武之地,它見證了邊汝培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邊汝培的青春也必定會在這片土地上閃光。
但是,倦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最不能淡忘,無法擺脫的依然是思親之情。父親一直以來都支持邊汝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常勸誡他:“在工作中要謹言慎行,多向機關(guān)的老一輩學習”。只是母親在電話里總嘮叨著“這么遠”。邊汝培便每周抽出時間,給母親打打電話,給她講生活中的趣事,工作中的見聞,講這里的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香甜可口的水果;講這里的人們是多么善良美好,這里的天空始終晴朗寬廣……待的時間久了,人的心胸也寬廣了,正如蔚藍無際的天空一樣。慢慢地,在邊汝培的堅持不懈下,母親聽多了兒子講這邊的各種好,也漸漸理解了他的選擇。
如今,邊汝培事業(yè)上蒸蒸日上,生活上也收獲了甜蜜的愛情。他們在遙遠的邊疆小城相識、相知、相愛,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讓他們最終走在了一起。邊汝培在這里成家立業(yè),真正成為了永不走的留疆人。人生總要一步步走,每一步都會有不同的驚喜。一路走來,邊汝培從未后悔過自己的選擇,始終堅持發(fā)揚志愿精神,努力學習,踏實工作,為西部建設(shè)貢獻著自己微薄的力量,用自己青春的誓言在新疆這片土地上書寫著他的成長、生活和未來。
奉獻西部,讓志愿之花永久開在新疆這片熱土
所有志愿者都愛說“一天志愿者,一生志愿情”。如果說,參加“西部計劃”是用一年時間來為邊疆的發(fā)展做出自己貢獻的話,那么,選擇留下,則是用一生來實現(xiàn)對西部的承諾。2016年,當學校派出的志愿者采訪小分隊采訪到他的時候,他以一種堅定的語氣表示:“選擇志愿服務(wù)西部,不是享樂,也不是受苦,而是用一段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用生命的七十分之一,書寫一段人生的精彩。”邊汝培始終認為,參加志愿“西部計劃”是他邁出人生歷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當年來新疆,對22年來從未走出河南的邊汝培來說,肯定是一種夢想,或者說是一種奢求。假如沒有參加“西部計劃”,邊汝培可能至今仍找不到生活的落腳點和人生前進的方向。
邊汝培有時也在想,或許從他背上行囊,踏上西去列車的那一刻起,自己的人生已變得與眾不同,生活從此轉(zhuǎn)航;或許從來到美麗的新疆,看到流連忘返的美景,明凈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的草原,邊汝培的心,已然留在了這片神奇美麗的土地上。
尾語:
邊汝培工作的布爾津縣是全國惟一一個與哈、俄、蒙三國交界的沿邊縣,位于阿爾泰山脈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沿。這里的文化有著夢幻般的神秘,自然風光也有濃郁的草原風情、游牧風情。陽光明媚的午后,漫步在這座寧靜的邊境小城,仿佛置身于歐洲的某個小鎮(zhèn),布爾津縣也被外人形象地比喻成頗具魅力的“童話邊城”。布爾津境內(nèi)的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這里是去往喀納斯風景區(qū)的必經(jīng)之地。
喀納斯有一片神奇的天然白樺林。每次當邊汝培來到這里,他都會生出這樣一種感覺:來自天南海北的志愿者就像是布爾津縣的另一片“白樺林”。白樺林象征著一種精神,一種堅忍不拔、團結(jié)奮進、扎根邊疆、奉獻邊疆的決心。志愿者們用自己團隊的力量,用心傳播著“白樺林”的精神,傳遞著溫暖。“一時是志愿者,一生都是志愿者”,在工作環(huán)境里,邊汝培會永遠銘記自己曾經(jīng)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者,他堅信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將會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延續(xù)下去,在工作崗位上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2-04-30 關(guān)注:
校園人物推薦
- 陳晨為他人帶來幫助是件幸福的事
- 陳晨,江蘇徐州人,揚州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曾任揚州大學第十七屆西部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團長,現(xiàn)任揚州大學團委學生兼職團干部。
- 校園人物 06-05
- 孫瀟一年支教青春“牽掛”一生志愿情懷
- 孫瀟,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動科動醫(yī)學院動物醫(yī)學專業(yè)16級研究生,現(xiàn)為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本禹志愿服務(wù)隊”第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 校園人物 06-05
- 彭偉扎根大山深處做守住清貧的健康使者
- 彭偉,四川宜賓人,200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現(xiàn)在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江底鄉(xiāng)衛(wèi)生院工作。
- 校園人物 06-05
- 羅剛勵志青春最美妙,奮斗青春最充實
- 羅剛,男,漢族,中共黨員,1992年6月18日出生,安徽無為人。大學畢業(yè)后,他積極響應(yīng)團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
- 校園人物 06-05
- 董澤成扎根兵團壯志滿懷的“沙海老兵”
- 董澤成,男,漢族,甘肅定西人,中共黨員,2011年畢業(yè)于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同年參加西部計劃志愿服務(wù)于新疆兵團第十四師四十七團。
- 校園人物 05-15
- 張千磊志愿服務(wù)是戒不掉的“癮”
- 張千磊,男,中共黨員,現(xiàn)任西南大學校團委學生兼職副書記,2015級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yè)研究生。曾獲2015年度中直機關(guān)節(jié)約型機關(guān)公益宣傳
- 校園人物 05-15
- 鄭國勇扎根基層十年唱響無悔青春
- 鄭國勇,男,中共黨員,先后擔任全國西部計劃志愿者、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大武口區(qū)法院助理審判員、大武口區(qū)檢察院民事行政科科長、
- 校園人物 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