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日期已經過半,在半個月的堅持和學習中沒有放棄和抱怨,只有對孩子們的愛護與無限期待。

(圖為支教團隊成員和領導老師合影)
在今天的課程里,微光課程為孩子們講解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孝和善,教導學生孝順家人,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帶孩子們感受親情的力量,讓孩子們分享各自感悟,引導孩子們關愛老人,體諒父母,尊重家人。

(圖為同學們在課堂上認真感受支教老師講解)
在教學前,志愿者們通過網絡和書籍收集到了許多關于漢字由來的歷史以及甲骨文被發(fā)現(xiàn)的時間,給予學生更好的課堂體驗。關于漢字的故事就有伏羲帝和倉頡造字,用講故事的形式引起學生對甲骨文的興趣,也通過放一段小視頻的方法,用直觀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到漢字是如何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以及漢字具有的形象性。志愿者們不僅講述甲骨文被創(chuàng)造的歷史,也會帶領學生學習文字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圖為孩子們在課堂上學習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不僅是一種文字,更是一種文化遺產和歷史記憶,通過探究與活動,讓學生領略中國最古老文字甲骨文的風韻,使學生為中華民族的藝術成就感到驕傲,增強民族自豪感。最后志愿者擺出一些甲骨文,讓學生猜測其現(xiàn)在表示的漢字,通過游戲體驗其樂趣,讓學生們感受祖先記錄文字的不易,從而更加熱愛漢字,努力學好并寫好漢字。

(圖為同學們展示甲骨文學習成果)
最后在泥塑課上,團隊成員讓同學們用粘土來捏出自己最喜歡的事物,將美好轉化成手里的活靈活現(xiàn)的泥塑。親手感受創(chuàng)造美好的過程,感受藝術的美。培養(yǎng)孩子們對事物的臨摹和感受,教會孩子們用心去感受身邊事物的美感。

(圖為泥塑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