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絡詐騙預防指南:多管齊下,守護校園凈土
發(fā)布時間:2025-02-17 閱讀:
在互聯(lián)網深度融入大學生活的當下,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嚴重威脅著大學生的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由于大學生社會閱歷較淺,容易對網絡信息缺乏足夠的甄別能力,因此,必須采取全面且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
一、學校開展多元教育活動
學校作為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在預防網絡詐騙中起著關鍵作用。應定期舉辦網絡安全知識講座,邀請公安反詐專家、網絡安全工程師等專業(yè)人士,通過剖析典型案例,如冒充公檢法詐騙、網絡刷單騙局、虛假購物退款詐騙等,詳細講解詐騙分子的慣用伎倆和作案手法。同時,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校園APP等平臺,持續(xù)推送網絡詐騙預警信息和防范知識,營造濃厚的反詐氛圍。
學校還可以系統(tǒng)的傳授網絡安全基礎知識,如如何識別釣魚網站、保護個人信息安全、防范惡意軟件等,切實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素養(yǎng)。
二、大學生提升自我防范意識
大學生自身要樹立起強烈的防范意識,筑牢反詐的第一道防線。在網絡社交中,保持謹慎態(tài)度,不隨意添加陌生人為好友,不輕易向他人透露個人隱私信息,包括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驗證碼等。面對網絡上各種看似誘人的“餡餅”,如超高回報率的投資項目、輕松日賺幾百的兼職機會,要時刻保持清醒,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避免因貪小便宜而吃大虧。
在進行網絡交易時,務必選擇正規(guī)、有信譽的平臺,仔細核實商家信息和交易詳情,切勿隨意點擊不明鏈接進行支付。遇到可疑情況或接到詐騙電話、短信時,及時與老師、同學溝通,或向學校保衛(wèi)處、公安機關咨詢。
三、家校協(xié)同建立反詐防線
家庭和學校應建立緊密的溝通協(xié)作機制,共同為大學生的安全保駕護航。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消費情況,定期與孩子交流,提醒他們注意網絡安全。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異常的資金支出或接到可疑信息時,要及時與孩子溝通,了解情況并給予正確指導。
學校與家長之間應保持信息暢通,學校可以通過家長群等渠道,及時向家長傳達網絡詐騙的新動態(tài)和防范要點,家長也可以將孩子在家中的網絡使用情況反饋給學校,雙方形成合力,全方位守護大學生免受網絡詐騙的侵害。通過以上多維度的預防措施,為大學生營造一個安全、清朗的網絡環(huán)境。
作者:“偏‘騙’起舞,繞‘騙’而行”實踐團 來源:“偏‘騙’起舞,繞‘騙’而行”實踐團
責編:周云
掃一掃 分享悅讀
大學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