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相“豫”,“源”夢魯鄉(xiāng)
發(fā)布時間:2024-08-07 閱讀:
近日,南京師范大學“思源”支教團在河南省魯山縣文智留守兒童學校成功舉辦了四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四次宣講分別圍繞垃圾分類、節(jié)能減排、光盤行動以及資助政策等主題展開,旨在提升留守兒童的環(huán)保意識、節(jié)約習慣和對國家政策的理解,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注入新的動力。
宣講活動的第一站聚焦于垃圾分類這一環(huán)保熱點話題。支教團成員們通過生動有趣的PPT展示和互動問答,向孩子們詳細講解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分類標準及具體操作方法。他們利用實物模型,讓孩子們親手嘗試將不同類型的垃圾投放到正確的分類桶中,增強了孩子們的參與感和實踐能力。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將學到的知識帶回家,和家人一起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之后,支教團成員們圍繞節(jié)能減排主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他們結合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以及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危機的嚴峻形勢,向孩子們闡述了節(jié)能減排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在講解過程中,成員們特別突出了能源動力技術在節(jié)能減排中的應用,比如太陽能光伏板的轉換效率提升、風力發(fā)電技術的進步等,讓孩子們了解到科技進步是如何助力節(jié)能減排的。同時,他們通過實物展示或多媒體演示,生動介紹了節(jié)能燈具如何利用LED技術大幅降低能耗,節(jié)水器具如何采用智能感應技術實現精準控制,讓水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為了增強孩子們的參與感和實踐能力,支教團還設計了一系列與能源動力相關的互動實驗和小游戲。比如,讓孩子們親手組裝簡易的太陽能小車,感受太陽能轉化為機械能的奇妙過程;或者通過模擬家庭能源消耗的游戲,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會如何合理規(guī)劃用電,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這些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對能源動力知識的興趣,也讓他們深刻體會到節(jié)能減排并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表示要爭當節(jié)能減排的小衛(wèi)士。
在宣講活動中,“光盤行動”也成為了一個亮點。支教團成員們通過講述糧食生產的艱辛過程,引導孩子們認識到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的重要性。他們倡導孩子們在用餐時做到“吃多少、點多少”,養(yǎng)成文明用餐的好習慣。同時,還通過展示浪費糧食的嚴重后果和節(jié)約糧食的積極意義,激發(fā)了孩子們參與“光盤行動”的熱情和決心。
此外,支教團成員們還針對國家資助政策進行了詳細宣講。他們詳細介紹了各類資助政策的申請條件、資助標準和申請流程,幫助孩子們及其家庭更好地了解和利用這些政策資源。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支教團成員們耐心解答了家長和孩子們的疑問,消除了他們對資助政策的疑慮和困惑。此次宣講活動不僅增強了家長和孩子們對資助政策的認知度,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申請渠道。
整個宣講活動在熱烈而溫馨的氛圍中圓滿結束。孩子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不僅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知識和技能,還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溫暖。南京師范大學“思源”支教團將繼續(xù)秉承“用青春點燃希望,用愛心傳遞溫暖”的宗旨,為更多留守兒童的成長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思源支教團 來源:思源支教團
責編:今日大學生網 周云
掃一掃 分享悅讀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
- 走近魅力黃家,聆聽歷史故事
- 重慶外語外事學院國際漢語教育學院“探尋苗鄉(xiāng)情,圓夢黃家鎮(zhèn)”鄉(xiāng)村振興團于7月13日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黃家鎮(zhèn)先鋒社區(qū),開展暑期“
- 社會實踐活動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