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從蘇州園林之美見江南
作者:錢徐延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wǎng)
2023年7月16日至7月18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源于心•下鄉(xiāng)情”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蘇州園林進行一系列觀摩考察活動。
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園林的建筑之美,是無法忽視的。
此次觀摩我從設計理念入手
【自然融合】
蘇州園林的設計理念是“天人合一”,旨在將自然與人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這種設計手法可以讓游客在欣賞園林的同時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美好之處,仿佛置身于一個自然的花園中蘇州園林的建筑和景觀不是簡單的模仿自然,而是從自然中提取出精華元素,然后通過人工加工、組合等手法,令其更加精致、富有情趣母。
【空間流動】
蘇州園林的設計注重空間的流動和變化。這種設計手法可以營造出一種通透、舒展、開闊的環(huán)境氛圍,使游客在欣賞園林的同時感受到空間的動態(tài)變化和流動性心。蘇州園林中的小路、曲橋、湖泊等設計,都構成了一個自然流暢的空間系統(tǒng),讓游客仿佛在其中漫步,感受到空問的無限魅力。
【獨特精致】
蘇州園林中的建筑和景觀多采用獨具特色的設計手法。這些建筑和景觀不僅造型別致、寓意深刻,而且精致絕倫、優(yōu)美動人。
從各種細節(jié)之處可以看出,蘇州園林的建筑和景觀多數(shù)經(jīng)過反復斟酌、打磨、推敲,才能夠達到如此獨特的效果色。
【文化底蘊】
蘇州園林中的建筑和景觀蘊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歷史底蘊。這些文化元素包括詩詞歌賦、古畫雕刻、神話傳說等等,為園林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蘊和藝術韻味。
通過這些文化元素的運用,蘇州園林不僅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處,還讓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之魅力。蘇州園林“雖為人作,宛自天開”,意味著蘇州園林的設計手法以及建筑與景觀的精致程度達到了驚人的水平。
蘇州園林不僅展現(xiàn)了中國造園藝術的杰出成就,也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底蘊。
【框景成畫】
框景”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最富代表性的造園手法之一,通常會把如門框、窗框、景墻漏洞或者天然形成的框洞,有意識的將室外或遠處的精美景致,收入到洞框內(nèi)以形成一幅生動的畫面。可以做到移步景,虛實結合,景隨人移,同時起到引導和延申的作用。
蘇州園林是我國古典園林的精粹,這里多數(shù)用建筑物的門框、窗框或者亭子、樓閣外廊的柱與檐、欄構成的方框構景?蚓坝袃蓚核心要素,一個是“框”。一個是“景”。所謂“框”,是一個有形或無形的結構形體,常見有形的框如圓形、方形、月形、多邊形、葫蘆形等。
古人選擇有形的框形狀通常需有寓意,讓框本身就有深層的意境。如圓形,有圓圓滿滿之意、花瓶形,歲歲平安之意等。無形的結構形成的框景
也稱自然框景,則是靠自然元素形成,看則無形,實則有形,如用植物框景等。正所謂:取之自然,用之自然。也是道法自然的原理,既環(huán)保經(jīng)濟又實用,不需人工雕琢。所謂“景”,則容易理解些,可以是天然的山水景、植物景、城市、建筑、人文風景等,或者人為刻意制造的某個景觀等等。古人人工造景也有這樣的說法:“雖為人作,宛如天開”。這是明代園林家計成觀點,出自其著作《園治》 意謂園林品是人丁創(chuàng)誥的藝術,但其呈現(xiàn)的景色必須真實,好像是天然造化生成的一般。體現(xiàn)了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審美觀。
【從季節(jié)見蘇州園林】
“梅雨江南里,最念是姑蘇”
蘇州的梅雨季,給園林染上了一絲不一樣的幽靜,荷花上的點點露珠透露出一種淡雅和蘇州,以往給人一種內(nèi)斂,別有一番風味。
蘇州是我的故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不單單是一幅簡單的江南水墨畫,隱藏在其中的精細更是我們所追尋的,前人的造就更是我們所要去探究的精神。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很多人因為這一句話來到蘇州,我希望他們能在看完蘇州園林的美后不負此行。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3-08-20 關注:
大學社會實踐推薦
- 孩子笑容永留心
- 2023年夏,煙臺大學煙育菏夢支教隊在聊城市東阿縣進行支教活動。
- 大學社會實踐 08-20
- 點亮心靈,啟迪未來
- 2023年夏,煙臺大學煙育菏夢支教隊來聊城市東阿縣進行支教活動。
- 大學社會實踐 08-20
- 學習紅色精神
- 西安科技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
- 大學社會實踐 08-20
- 傳承紅色血脈,砥礪奮進力量
- 2023年8月20日,曲阜師范大學書法學院千里歸鴻志愿服務隊走進濰坊市烈士陵園,進行緬懷革命英雄的社會實踐活動。
- 大學社會實踐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