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清晨的微風,向著初升的太陽,青燁隊調研組成員踏上了探訪的征途。

(圖1 調研組成員外出)
此次我們探訪的主題是派潭現(xiàn)存客家山歌的情況。增城的客家山歌有七、八種之多,而出自增城當地的只有一種叫做“過山拉”的山歌調。這種山歌調在當地普遍流行,是客家人們生活的生動體現(xiàn)。


(圖2、3:客家山歌演出)
在派潭鎮(zhèn)文化站負責人的幫助下,我們有幸采訪到了派潭非遺文化客家山歌“過山拉”調繼承人——張揚光阿姨。

(圖4 張揚光阿姨)
“講著唱歌對頭經,山歌養(yǎng)命飯養(yǎng)人,祖公壯在生龍口,代代都出風流人。”這是光姨在干農活時最喜歡唱的一首歌。光姨自幼受到母親熏陶,愛上了唱客家山歌,這一唱就是三十多年。光姨也因此成為了當地的知名“歌手”。
光姨向我們介紹道,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以前,派潭鎮(zhèn)當地開設有許多客家山歌培訓班,光姨也是主要講授者之一。如今受到疫情影響,培訓班大多被迫關停,山歌的傳承也受到了較大的阻礙。面對客家山歌的傳承與發(fā)展,光姨十分擔憂:“現(xiàn)在的孩子學習熱情都不太高,他們說聽不懂。”

(圖5 張揚光阿姨采訪照)
光姨用“過山拉”山歌調現(xiàn)場向我們演唱了一段。即使聲音有些沙啞,可山歌中積極樂觀的情緒十分飽滿。當被問及唱山歌時的心情,光姨的臉上綻開了笑容,“唱起山歌,什么事情都忘記了。”
向阿姨道別后,我們接著深入探訪派潭周邊的村落。一位當地的村民告訴我們,如今當地僅剩老人們仍在傳唱客家山歌,年輕人則更加喜好流行歌曲,對于傳統(tǒng)山歌并沒有特別的愛好。從村民的口中我們還得知,當地的文娛活動也并不以客家山歌為主?图疑礁枰央S著老一輩人年齡的增大而漸漸淡出了當地人們的生活。

(圖7 調研組采訪當地居民)
白水寨,是派潭當地有名的風景名勝區(qū),也是當地重要的文化聚居地之一。我們從白水寨負責人處了解到,白水寨景區(qū)也在大力推廣當地的客家文化,并計劃通過探索能夠持續(xù)化發(fā)展的品牌項目,將派潭特色文化發(fā)揚光大。
日落山崗,我們的探訪之旅也告一段落。我們相信,客家山歌的傳承并不會止步于此。隨著村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老一輩人的帶動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以“過山拉”為代表的派潭客家山歌一定會經久不息地散發(fā)它的光芒。
撰稿人:彭仲宇
審稿人:吳偉慧 李浩文 董光柱
日期:2022年8月8日
來稿單位:共青團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委員會青燁實踐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