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有時淡如清水,擱淺了略帶渾濁的泥沙,隨著陽光,然后慢慢地蒸發(fā),有時又宛如春風,帶著幾縷憂愁,久久縈繞在心頭,無法散去。“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轉(zhuǎn)眼間,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微光成炬”隊赴祁東縣啟航學校的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結(jié)束已然有些許時日了,但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雙雙澄澈的雙眼...猶如舊曲重聽,仿佛昨日。
故事的開始,盛夏七月,一隊懷揣著熱忱和信念的少年,迎著晨曦啟航,踏著余暉到來,擁抱孩子們的熱烈與深情,日落跌入昭昭星野,人間忽晚,山河以秋...
初遇——是“吐秀敷彩醉羞顏”的悸動 依稀記得,那日上午,首次以老師的身份站上講臺,迎接驚雷般的掌聲,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同孩子們進行自我介紹,而孩子們卻猶如故人相見,分外親切,用他們的熱情,驅(qū)散了我原本的緊張和擔憂,喚起心底對支教的初心。
圖為實踐隊員在上課 中國青年網(wǎng)通訊員 肖戀月 攝。
那天下午,是我們支教活動的破冰課,由我們?nèi)魂爢T負責的體育課,烈日當空,絲毫不吝嗇他的光熱無窮,隊員們早早在操場上等候同學們的到來,第一次給孩子們上體育課,球場上,孩子們從一開始的面面相覷,交頭接耳,到相互熟悉,通力合作,在烈日下盡情揮灑青春的活力;操場旁,樹蔭下,學生們萌芽般逐漸突破內(nèi)心的桎梏,吐露自己的故事;用心推算數(shù)獨結(jié)果,種種絢麗的化學反應,一幕幕保家衛(wèi)國的壯烈歷史……孩子們在隊員們開設的豐富多彩的課程中積極參與互動,展現(xiàn)自我,對比自己之前對鄉(xiāng)村的刻板印象,不禁羞愧難當。
第一次給孩子們監(jiān)考,望著他們題天真、稚嫩的臉龐,我漸漸意識到這些孩子們或與我們的弟弟妹妹同齡,或比我們小幾歲,但他們都與我們一樣,對于未知的事物有著豐富的好奇心,對于大山之外的世界有著美麗的向往。我頓時感到我們這些志愿者們責任重大,因為在孩子們的世界里,那些懵懂無知的孩子們的啟蒙老師,大概就是他們生命里最初的詩與遠方。
相知——是“今朝門外好張羅”的躁動 從初次見面的拘謹?shù)铰旖j起來,孩子們開始向我們敞開心扉,我忐忑不安的心也慢慢放下了。我仍然記得,第一次上電影鑒賞課時,在上課前我看了好幾遍課件,還是感到不放心,于是又重溫了一遍又一遍的教案。
當我走到教室里面,看著這群稚嫩又調(diào)皮的孩子們,我緊張地向他們介紹自己的名字和第一次電影課的主題,我本以為他們會對我的課程不感興趣,但是他們一聲聲老師,一雙雙舉起的小手,一個個向我提問的身影,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讓我徹底地打消了心底所有不安的念頭。
在后續(xù)的家訪中,我們不懼山高路遠,深入田間地頭,做鄉(xiāng)村生活的親歷者,留守兒童背后的見證人。走訪過程中,我們聽聞了許多令人嘆惋同情的故事經(jīng)歷,見識了村民們淳樸豪爽的性格,孩子們出身艱苦,卻仍積極向上的希望,我相信,山路崎嶇無法阻斷孩子們對于知識的渴望,崇山峻嶺無法阻擋孩子們對于這個世界的熱愛和期許,歲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靜好,世間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麗,若已決定燦爛,山無遮,海無攔。
圖為實踐隊員在家訪 中國青年網(wǎng)通訊員 肖戀月 攝。
離別——是“楓葉荻花秋瑟瑟”的靜美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時光匆匆,轉(zhuǎn)眼間,半個月的“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活動已完美地落下帷幕,返程的大巴早早地在校門口等候。平時調(diào)皮的孩子們,在這天上午顯得格外安靜,他們依依不舍的送給我們小禮物,不停的追問我們,“老師們,明年你們還來嘛?”、“你們明年一定要來啊,我們一定乖乖的,不調(diào)皮了。”、“答應我們嘛,明年一定要來哦”...小男孩拉著我的手對我說:“老師,你可以以后來還教我打球嘛?”我給他寫了一句話,把小紙條疊成小星星送給他,他和我擁抱告別。我在紙條上面寫著:“靠近光,成為光,散發(fā)光”。我希望這群小朋友們,可以沖破大山的束縛,追尋心底的光,勇往直前,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圖為實踐隊員給孩子過生日 中國青年網(wǎng)通訊員 肖戀月 攝。
回家的大巴逐漸遠去,孩子們和學校漸漸淡出視野,我們與萬物同行,星辰指引方向,云與光鋪展城大地模樣...霞光四溢,滿城鋪錦。泰戈爾曾經(jīng)在《飛鳥集》中寫下:“不要因為結(jié)束而哭泣,微笑吧,為你的曾經(jīng)擁有。”十五天的歷程帶給了我們太多美好的回憶,“夢醒人間看微雨,江山還似舊溫柔”,期待下個盛夏繁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