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是什么?留白是中國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一種手法。留白,是為協調精美的藝術作品而特意留下的相應的空白。留白,讓我們留有太多想象的空間。留白,傳達了一種無限的可能。
中國水墨畫\講究留白。留白處\是天空、云朵、大海、皚皚的積雪,給人以無限的遐思,意蘊深長。
欣賞藝術作品,我不太懂,但站在一幅幅繪畫作品前,看到那種以虛顯實,那種“無”中生“有”,那種主體突出留出的空白,那種開闊的空間意境,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給人以無窮的藝術享受,給人以無限思想碰撞的力量,真的很美!
渤海之濱,龍灣之畔,僦居于龍灣花園院內,有一小小藝術館,曰,留白。居于喧鬧市井之中,境于曲徑通幽之處,吸引著一批批文學青年文藝青年以及對生活有無限憧憬的人前來打卡,放空。
置身留白,那種寬敞明亮簡約的藝術氛圍,那種精確凝練意韻的陳設元素,那種典雅文藝朦朧的文化品位,那種開闊巧妙清新的空間意境,真讓人沉醉其間,不由得流連忘返。正所謂“白雪寂寥香留,春風悠飏意得”白雪留香,春風得意,藝術創(chuàng)意,永遠年輕。
留白,是一種美;留白,是一種意境;留白,是一種境界;留白,是一種智慧;留白,是一種詩意;留白,是一種豁達;留白,是一種從容……
置身留白,可賞,可靜,可品,可觀,可怡,可笑,可燃。潔白的世界,潔白的蘆花,潔凈的心境。留得心中花香在,人生四時皆風景。
留白的院外,有兩株樹,一棵是桃樹,另一棵也是桃樹。
那一日,與你邂逅,在留白。品一杯咖啡,彈一首樂曲,賞一幅畫兒,發(fā)一陣兒呆,蕩一會兒秋千,捊一束蘆花,聊一會天兒,在一片潔白的光陰中,波動著時間的線條。仿佛在穿越,仿佛在夢境。
醉里相逢林下,問君何至樂家,此中且有真意,欲便早已忘言。結廬似在人境,起承但有詩意,晴日放歌縱好,青春作伴流連,美好愛與自由,與你邂逅留白。
此時,耳邊響起金志文那獨具特色略顯嘶啞的聲音《留白是表白》,與君初相識,留白即是表白。人生須留白,不必時表白,時時表白的,未必是真意。我在余光中,留白在人間。
藝術的留白,讓人有無限美的享受。那么,對于生活呢?不妨給我們的生活也留白吧。
在言語中要留白,不把話說滿,不把事做絕。
在行事上要留白,張弛有度,進退有尺。
在思想上要留白,知為知不為,知止知不止。
在關系中要留白,無論夫妻無論子女,要擁有各自的空間,把握好各自的界限。
在寫作中要留白,有感覺的時候就寫,不想寫的時候就留白。
關于健康,亦須留白,年輕時,拿健康換來的錢,年老時,還能拿錢換來健康嗎?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需要留白嗎?有的快速地靠近,又快速地消失;有的莫名地走近,又莫名地走遠;有的有計劃地接近,又有預兆地離開,這一切的一切,何必道清,又何必說白,時間自會有答案。
人生更需要留白,留白的人生是對于生命的熱愛與珍視,選擇寄情山水是李白生命中的留白,選擇聽從心底的渴望,寄身于撒哈拉沙漠是三毛生命中的留白,選擇偕西施歸隱于陶是范蠡生命中的留白,選擇在人生的高峰處急流勇退,是某些人睿智的選擇,留白的人生是對于生命的熱愛與珍視,那是一份從容與淡定,那是生命的隨性與自由,懂得留白,才會讓人生收放自如,懂得留白,才會讓人生多了一份豁達與開朗。
那愛情呢?愛情也要有留白。沈從文先生寫過:愛情\是半開的花朵。說得多好,半開的花朵,還沒有完全盛開,含苞待放之時,最美。
曾國藩也說,最喜歡“花未全開月未圓”這七個字;ò腴_,酒半醉,懂得適可而止,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
留白,人生的肆意狀態(tài),如人生的間隔年,如放空地去旅行……留白,留出每個人生命中最想過的狀態(tài)。人生若能留白,處處皆有驚喜。
孤獨也是一種留白。獨自品茗,獨自聽雨,獨自賞雪,獨自看花,獨自運動,獨自旅行……
在這茫茫的人世間,我們總得留下點什么吧?怎能白白地走一趟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人生如露亦如電,如夢亦如幻。
這世界本不完美,這人生更是不完美,何必強求?
至此。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