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齊曾說:“實踐和行動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不過是手段、方法,通過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須具備的知識應該按實踐和行動的需要來決定。”這說明學習與實踐永遠是分不開的,在實踐中我們所學的知識可以得到更好的鞏固和運 用,同時也能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實踐能力,彌補自己的不足。
承載希望,傳遞夢想。亞里士多德說:“德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智慧的德,另一種是行為的德,前者是從學習中得來的,后者是從實踐中得來的”。本著充實假期生活的想法,我們積極參加三下鄉(xiāng),聽過好多三下鄉(xiāng)的故事,曾經(jīng)小學的時候也跟三下鄉(xiāng)的大學生相處過,他們看起來風華正茂、意氣風發(fā),懂得好多的知識,幫助我們補習功課,帶我們行其他領域的探索,玩七巧板以及各類戶外活動。他們還給我們講大學的生活,雖然相處的時間極短,但我們都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對彼此都有深刻的影響,F(xiàn)在我?guī)е鴮Υ髮W的向往步入了大學,也跟他們一樣進行三下鄉(xiāng),我感到非常激動,我也想像他們一樣。
作為一名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大學生,我參與了童心港灣、假日課堂、創(chuàng)文明城、關愛殘疾孩子活動以及防溺水宣傳。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給此次暑假實踐活動完美的落下了的帷幕。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并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我們要抓住培養(yǎng)鍛煉才干的好機會,提升我們的修身,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與意識。并且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自己的目標,為祖國的發(fā)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這次的志愿服務讓我的思想認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讓我體會到為他人、為社會做貢獻的樂趣,懂得了盡自我所能為在教育上奉獻一點綿薄之力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明白了服務社會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最后我想說的是,社會就是一個大家庭,而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服務的義務,我們每個人都為社會奉獻一點愛心,我們的社會文明將不斷的取得進步,人民的生活也將會變得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