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團中央與中國青年志愿者號召,落實“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相關要求,加深群眾對許身報國的功勛先輩事跡的了解,傳承與發(fā)揚“兩彈一星”精神力量,厚植愛國信念。四川輕化工大學親化工“兩彈一星”精神志愿宣講團積極展開系列宣講活動,自7月7日至7月19日,已在自貢、成都兩地,面向大小學生、社區(qū)居民等群體,累計開展宣講8場,共計400余人次。
銘記功勛,領大學生回顧偉人往事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為加深川輕化學子對“兩彈一星”發(fā)展歷程、精神與人物的了解與領悟,深刻感悟先輩為國奮斗、攻堅克難的艱辛不易,宣講團面向川輕化學子開展了3場“兩彈一星”功勛人物與精神、1場發(fā)展歷程與精神的主題宣講,累計參加總人次250人次。
在功勛人物與精神的宣講中,宣講隊員們通過講述、觀影、問答等方式調動現(xiàn)場氛圍,分別向同學們講述了王淦昌、彭士祿、郭永懷、孫家棟等“兩彈一星”功勛的卓越事跡,將功勛們“為國奮斗”的人生信仰娓娓道出。
卓越化工人,當以愛國心為骨。暑假,化工學院“氟化工英才班”成立并進行暑期學習。在化工學院團委的支持下,宣講團面向英才班的25名同學進行了發(fā)展歷程與精神的主題宣講。宣講團通過視頻、知識競答的方式帶領同學梳理了的發(fā)展歷程,體會先輩故事,理解了發(fā)展的艱辛與不易,了解我國現(xiàn)今核工業(yè)的在新能源等領域的發(fā)展前景。
圖為宣講員正對大學生進行宣講 四川輕化工大學 馬雨馨 供圖
“功勛人物”核科普,激發(fā)小學生愛國創(chuàng)新意識宣講團在自貢大來井社區(qū)“哇賽童年·七彩假期”夏令營、成都溫江花都社區(qū)與江浦路社區(qū)針對小朋友以“課堂宣講+趣味游戲”的形式開展“功勛人物”“核技術與衛(wèi)星技術應用”系列主題宣講活動,共3場,累計130人次。
主題宣講小課堂中,結合動畫視頻觀看與宣講員的進一步解說,小朋友們首先了解了我國原子彈研制的背后故事,理解了“馬蘭花開二十一”等密語的深意;以前者為引,后續(xù)通過問答互動方式,加深了小朋友對我國核技術和衛(wèi)星技術的應用、功勛人物故事等知識的了解;最后通過親手搭建“華龍一號”樂高模型與立體航天拼圖、童心繪畫等游戲,小朋友們進一步了解了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核電站“華龍一號”與航天飛船的構造、暢想未來航天發(fā)展的景況。
圖為小朋友們積極回答“兩彈一星”相關問題 四川輕化工大學 馬雨馨 供圖
科普宣講效果頗佳,小朋友們認真聆聽宣講、踴躍回答相關問題,同時也從中學習到了核事業(yè)相關知識,對我國新興技術展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激勵著他們樹立遠大理想、探索科學的奧秘。通過宣講,提升了大家對“兩彈一星”歷史與精神的了解,厚植了愛國主義和科技創(chuàng)新的精神力量。
圖為親化工志愿宣講團與花都社區(qū)小朋友合影留念 四川輕化工大學 馬雨馨 供圖

圖為小朋友們合作完成航天模型拼圖 四川輕化工大學 馬雨馨 供圖
趣味游園,引社區(qū)居民關注“兩彈一星”
為深入推進“兩彈一星”精神宣講普及,展現(xiàn)川輕化學子青春活力,宣講團的成都之行受到了成都愛鄰社工組織的幫助。通過愛鄰社工的對接,宣講團還前往了成都市溫江區(qū)鳳凰社區(qū)開展戶外游園趣味宣講活動。
宣講團隊以科普游園會的形式吸引社區(qū)居民關注“兩彈一星”發(fā)展歷程、背后功勛人物與相關技術應用等內容,累計參與50余人次,F(xiàn)場,成員們先通過朗誦“兩彈一星”功勛人物故事,吸引了社區(qū)老人、小孩目光,后在志愿者引導下前來參與主題游園活動。對于我國六十年代原子彈研制成功,不少老人仍歷歷在目。在聆聽宣講后,他們也向宣講員分享了當時那個年代的社會窘狀、深深感嘆祖國發(fā)展之快。而對前來的小朋友,則通過“兩彈一星”大富翁知識問答、搭建航天模型立體拼圖等游戲,在其中插入講解,加深了他們對中國核工業(yè)發(fā)展史與兩彈一星精神內涵的認識。
圖為宣講員帶領小朋友參與“兩彈一星”大富翁知識問答游戲 四川輕化工大學 楊鑫 供圖
參觀學習,筑牢宣講團自身知識儲備據(jù)悉,“兩彈一星”精神的宣講共有16次,為提升團隊自身知識儲備,更好地用心用情用史宣講,團隊特前往綿陽兩彈城、綿陽科技館專題學習參觀。在實地游覽過程中,宣講團成員們進一步了解了三線建設時期
原子彈、氫彈設計的背后細節(jié),理解其中科學原理基礎知識,瞻仰功勛過去的生平,在學習與領悟中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強化“成才報國”思想意識,為未來內容輸出夯實基礎。

圖為宣講團部分成員于綿陽兩彈城合影留念 四川輕化工大學 王煉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