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時間,志愿者們將熱氣騰騰的飯菜端到長者們面前。耐心地為長者們介紹菜品,并且詢問長輩們的飲食需求,確保每一位長者都能吃得舒心、滿意。在長者們用餐的過程中,志愿者們始終陪伴在旁,隨時為他們提供幫助。志愿者與長者們親切地交流,傾聽他們的故事和心聲。

圖為橋西村長者食堂現(xiàn)場照片 中國青年網(wǎng)通訊員崔昕恒 供圖
在志愿活動進行中志愿者們也仔細聆聽了老人們的需求,結(jié)合老年人的需求與長者食堂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以下思考及建議。例如部分長者希望能增加娛樂設施,衛(wèi)生方面某些角落的清潔工作有待加強,菜品多樣性問題,一周內(nèi)的菜品重復率較高,可適當增加新的菜品。長者食堂可以通過劃分餐飲區(qū)、休息區(qū)、活動區(qū)等不同功能區(qū)域,滿足老年人不同需求。也可以與周邊社區(qū)、學校等單位合作,共享部分硬件設施,如投影儀、音響設備等。利用食堂空閑時間,開展老年教育培訓課程。定期檢查和維護硬件設施,確保其安全可靠。根據(jù)實際需求和發(fā)展,適時更新和添置新的設施。打造溫馨、舒適、整潔的就餐空間,設置適合老年人的桌椅和餐具。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確保行動不便的老人能夠安全、便捷地就餐。提供多樣化的菜品,包括低鹽、低糖、低脂等適合老年人健康需求的飲食。定期更新菜單,根據(jù)季節(jié)和老年人的反饋調(diào)整菜品。 設立專門的領餐窗口,方便老人快速領取。對于行動不便或無法親自到食堂領餐的老人,提供上門送餐服務。建立老年人飲食檔案,根據(jù)個人健康狀況和飲食偏好進行個性化配餐。